医疗服务价格大放开!耗材企业再受冲击,设备、IVD利好
2017-03-07 14:51 河南商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在国家7月发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文件后,包括北京、云南、安徽等已经陆续发文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放开,药企在院销售或将进一步受到冲击。
北京医疗服务价格大放开
几天前,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市人社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放开本市公立医疗机构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将执行医院自主定价。
据悉,这是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改价格〔2016〕1431号)《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而发出的文件。
在今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在该文件的“附表”《部分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第5项中,明确了“制定公布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具体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具体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时间要求是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北京此次出台的“医疗服务价格”通知,是各省中率先发文落实上述政策的少数省市之一。
据悉,北京三类医疗服务项目将放开定价,其中第一类为“特需医疗服务项目”,该类不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第二类为“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此类服务指未列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和北京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范围,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主要是一些在医学技术发展前沿、刚刚进入临床使用初期的项目。
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在临床使用初期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由医疗机构根据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情况、患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项目价格。新医学技术推行一段时间后,使用新医学技术的花费可能进入医保报销范围。
第三类是“其他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此类服务是指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项目,会诊、营养咨询、按摩等。
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严格控制规模和数量,应设立独立区域,并用明显标识加以区别,不得强制或诱导患者选择特需医疗服务。应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公示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及价格标准,严格执行价格公示、费用明细清单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医生须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职称。
云南、安徽医疗服务价格大放开
几乎与此同时,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对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对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医疗机构自主制定。对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并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合理确定支付标准。
10月中旬,安徽省物价局会同省卫计委、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共同发布了《安徽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和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落实市场调节价政策。统筹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及当地政府补偿,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等政策相互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不增加。
医药行业知名专家对赛柏蓝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文件,改革的目标是除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外,其它的医疗服务将大面积放开。据其预测,价格放开的医疗服务项目或将达到价格不放开的10倍以上,总数量甚至达到七八千种之多。
大放开之后,价格或普涨
那么医疗服务价格自主定价后,价格是升还是降呢?该专家认为,在公立医院全部实行零差率、降低药占比之后,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成为了共识。一旦放开价格后,除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外,相信多数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会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1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值得注意的是,在影响物价走势的八大类商品中,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6.5%。
“医疗服务价格上涨是带动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湖南调查总队表示,湖南从10月1日起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同步实施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引起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0月份,湖南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7.3%,药品及医疗器具价格上涨5%。
耗材企业再受冲击,设备、IVD等利好
本鸠认为,医疗服务价格大放开将调整医院的收入结构,提升医院收入水平,减少医院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利益依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医药分开,有利于相关医疗设备、体外诊断、中医设备及中医服务项目,但不利于药品在医院的销售增量,对药企而言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在此前的改革中,药占比、临床路径、处方点评、零差率、限抗、监管辅助用药等,已经让药品在医院的销售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今医疗服务价格大放开后,又将进一步影响药品在院销售。
活着,不死,最终才能“剩者为王”。